>  关注  >  正文

本田系列思考之二:难辞其咎开汽车“加价”先河

过去几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外汽车合资企业遭遇滑铁卢。那么,这一现状的成因何在?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大家需要怎样的反思?近期,本田汽车在华动作引发广泛关注,也引起笔者的系列思考。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汽车产业的观察者,我一直认为,全球汽车企业屈指可数,而一家汽车企业的成功,至少要有半个世纪或历经三代人的发展与历练。以这样的标准,本田汽车一直都是我比较认可和推崇的企业,而本系列思考只涉及其在华的发展路径与利弊得失。为便于阅读,每篇千字,文后有200多字的再思考。

日前,有媒体披露:6月28日,广汽本田官方微博号发布消息,推出628狂欢购车节,指导价19.78万元起的广汽本田雅阁,最高直降5万元,优惠后14.78万元起。

其实,只要在网上搜一下雅阁降价,少则3万-4万元,多则5万-6万元hellip;hellip;这在以前是谁都想象不到的吧。毕竟,自20多年前在广州实现本土化生产,前几代雅阁轿车可都是市场上的加价王啊。

1999年3月26日,广州本田雅阁2.3 VTi下线。作为采用较多新技术的中高级轿车,29.8万元的价格,特别是受制于1万辆起步的产能,让雅阁一车难求。消费者为了尽早提车,也得益于经销商的娴熟运作,更少不了厂家的默契配合,雅阁在市场端的加价现象应运而生,少则三万元,多则五万元hellip;hellip;可以说,广本雅阁是国内汽车市场首开加价先河的车型之一。

2003年1月17日,几乎是与海外市场同步换代的第七代雅阁下线。发动机排量为2.4L的新车售价为25.98万元,比上一代降低4万元。对此,广汽本田高管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首先,第六代雅阁的国产化率是60%,新雅阁提升到了70%,降低了进口件成本;其次,广本的生产规模从原来的5.9万辆提升到了今年的11万辆,规模带来了平均成本的降低。

但是,到了市场端,消费者根本感受不到厂家降价4万元的诚意。本就畅销的雅阁愈加抢手,各地经销商竞相加价,据称有加价8万元,甚至更高的hellip;hellip;经销商躺赢到什么程度?坊间一直都有广本4S店一年收回建店成本的传说。

对于雅阁加价的理由,普遍的观点一是产品具有的较强实力,二是厂家给出的合理价格。雅阁之所以加价,一方面是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雅阁的高度追捧,对广汽本田和本田品牌,甚至众多的经销商都是好事:或名、或利、或名利,总之都是有得赚;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消费者不公平,尤其是加价被炒到更大的幅度时,势必引起人们对产品、对企业、对品牌的不满,甚至是厌恶。

不仅是雅阁,同在2003年,广汽本田的经济型轿车mdash;mdash;飞度,加价幅度也一度高达1.5万元。

面对质疑,甚至是谩骂,广汽本田高管态度暧昧,称厂家也是受害者。同时还公开喊话:谁证实加价我原银奉还:谁到广本指定的销售店发现加价的行为,有证据能证明加价的,广本马上返还加价款项hellip;hellip;

售车加价,本田的另一家在华合资企业mdash;mdash;东风本田也不遑多让。率先引进都市SUV,自2004年在国内销售后,本田CR-V的加价幅度一直在2万元左右;到2007年产品换代后,加价一度高达6万元左右。直到2009年,CR-V加价的情况才有所收敛。

谁的喜悦:早在公司成立之初,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就钦定了本田的企业精神,俗称本田的lsquo;三个喜悦rsquo;:制造的喜悦、销售的喜悦和购买的喜悦。很显然,雅阁加价的做法,只满足了制造的喜悦、销售的喜悦,但却丧失了购买的喜悦hellip;hellip;没有了消费者的喜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汽车加价表面上是一个市场行为,是周瑜打黄盖mdash;mdash;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挨。但是,放长远看,对品牌和企业信誉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如今,雅阁大降5万元,市场反馈平平,也许印证了这一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聚焦新闻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经济快报

中国品牌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2018- www.hanxinne.to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