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书”槟榔,传文化

岭南地区自古就有食用槟榔的文化风俗,食物的传承与文化的传承往往密不可分,在岭南地区槟榔的盛行源自这里特殊的气候环境,人们常常用槟榔来祛湿、避瘴,而自古以来途径岭南的文人墨客也将这种特别的食物以诗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些“书”也成为传承槟榔文化的重要载体。

槟榔的诗文以宋代为最盛,其中不乏苏轼这样的文学大家,在苏轼被贬儋州时,就曾写下《食槟榔》《咏槟榔》《题姜秀朗几间》等槟榔诗,其中《咏槟榔》诗全面介绍了槟榔的产地、枝干、花、果实、吃法和功效,槟榔作为岭南物象得以文学性地描绘留存至今。另外,“槟榔”在宋代岭南诗中被赋予了深刻含义,如苏轼就曾写过“不用长愁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写的就是诗人流落岭南,亲人不在身旁,更有一子夭亡,可谓妻离子散。尽管如此,诗人仍有乐观精神,他以槟榔一枝结子数十的多子形态宽慰自己“不用长愁”,既含蓄地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也传达了自己豁达的心境。此处苏轼以槟榔寓意多子,可见出岭南物象对他的影响,而他以槟榔传达自己心境,又对槟榔物象起了升华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槟榔的大众化和持续普及,让民间诞生了主动关于槟榔的诗谣,如“槟榔白,不食花,食花蒂,当灵茶。槟榔青,子初成,食青子,当茶清”,记述的是清代海南民众以嫩槟榔花茎当茶饮的饮食习俗。

如今诸多“书槟榔”的诗歌都可以反映岭南人与槟榔的亲密关系,岭南人种植槟榔,食用槟榔,既利用了槟榔的食用价值,又创造了槟榔的文学价值和象征意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槟榔文化。

IMG_256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聚焦新闻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经济快报

中国品牌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2018- www.hanxinne.to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