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降准+MLF超额续作”组合拳落地,民银研究:释放出积极的宽货币、宽信用

作者:温彬 张丽云 原宏敏

9月14日,央行再度宣布降准,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9月15日,央行增量续作5910亿元MLF,对冲日内4000亿元MLF到期,净投放1910亿元,利率持平于前值2.5%。

继年内二次降息和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之后,“降准+MLF超额续作”再度落地,释放出积极的宽货币、宽信用和稳增长信号,政策出台的信心坚定、频率加快、效率提高,且政策协同发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大幅提升。

此次降准加快落地的动因何在、有何影响,后续还有哪些政策空间?

一、“预期之中、意料之外”的年内第二次降准

9月14日晚,央行突然宣布于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其中不包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第一次为央行3月18日宣布于3月27日降准。总体来看,此次降准已在预期之中,但在降准时点上略显意外。

8月中旬以来,市场资金面延续偏紧状况,9月8日起央行连续通过OMO超额投放流动性,令市场对近期降准的预期有所降温。但14日却意外转为净回笼2200亿元,并旋即在晚间宣布15日降准,且本次官宣前未通过国常会等场合提前宣布,从宣布降准到实际执行日也仅相隔一天,均较为罕见。但结合9月11日央行破纪录在中午时分公布金融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方式可能发生变化,也体现出央行政策的成熟性以及提振市场预期的坚定决心。

考虑到7月中旬以来我国多部委先后出台诸多政策,此次央行降准加快落地,也是为了增强与其它政策的组合效果,政策协同发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幅提升。

二、“降准+MLF超额续作”组合拳再落地,有何考量?

稳固经济运行,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二季度起,伴随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我国经济修复进程放缓,主要指标呈现低迷态势。为稳固经济运行、提振市场信心,自7月政治局会议以来,各项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促进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政策组合拳作用下,8月国内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宏观指标出现边际改善的积极变化。生产端,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双双回暖;需求端,消费、投资、出口整体反弹;制造业PMI继续回升,物价触底反弹,旅游出行消费加速释放,房地产市场呈现改善迹象。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基本面向好与贷款走势较好也形成呼应。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稳固回升需要一定过程,“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矛盾犹存。8月M1增速降为2.2%,回落至去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企业活力仍然不强;在就业和收入预期未完全扭转下,居民消费能力整体受限;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居高不下,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为此,在当前经济指标磨底和经济回升接力的关键时刻,及时降准和超额续作MLF可释放积极信号,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通过与其它政策配合形成组合效应,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呵护流动性平稳,强化货币财政协同

8月中旬以来,在政府债发行提速、信贷投放加快和适度控制杠杆水平等影响下,资金面边际收紧,资金利率整体位于高位,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有所转变。8月,DR001、DR007均值分别升至1.64%和1.86%,超出政策利率水平,较7月均值分别上行28bp和6bp。

9月,在信贷投放继续提速、政府债发行放量、月中缴税高峰和中秋、国庆“双节”等多重因素共振下,资金面维持偏紧状态,提升降准的必要性。

“8·18”三部门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并指出“主要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继续发挥支柱作用”,释放较强的稳信贷信号,有望对年内剩余月份信贷投放景气度形成较强支撑。叠加季末效应,9月份信贷投放预计依然较好,对超储形成消耗。

在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今年新增专项债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后,8-9月的专项债发行也显著放量。8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8714亿元;预计9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依旧达到1.1万亿元,将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一定抽水。

同时,月中缴税高峰叠加中秋、国庆“双节”因素,机构预防性资金需求提升,大行融出意愿有所降温,9月上旬大行隔夜日均净融出规模约3.5万亿元,较8月减少约7000亿元。

此外,MLF即将迎来到期高峰,9月MLF到期4000亿元,四季度仍有2万亿元到期,整体续作压力较大。

上述因素共振影响下,近日资金利率中枢边际上移,债市利率出现一定调整,理财资产端赎回压力略有抬头。截至9月14日,月内DR007、AAA 1Y-NCD利率均值分别为1.99%、2.35%,分别较8月上旬上行19bp、4bp。

为此,9月降准加快落地,并超额续作1910亿元MLF,有助于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缓解资金面压力,稳定市场信心,助力机构平稳跨季、跨节、平滑缴税扰动,并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以降准置换MLF,也有助于缓释后续央行到期续作压力。

降低资金成本,稳定银行息差水平

2023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74%的历史低位。在年内两度降息、LPR报价下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20bp、10bp)和存量房贷利率调降落地下,银行净息差会进一步承压,需要通过降准来优化银行资金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增强经营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可持续性,并为其继续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扩展空间。

本次降准预计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5600亿元,有助于填补当前资金供给缺口,并将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5000/5600*=44/49亿元。

同时,降准所释放的呵护市场流动性的信号意义较强,预计将推动金融市场广谱利率下行,同业拆借、回购、NCD等利率水平或有所降低,叠加央行降低14天期逆回购利率20bp,这均有助于银行体系控制市场类主动负债的成本。

支持化债推进,增强风险化解能力

7月国常会之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一揽子方案推进实施,短期内通过债务置换、拉长债务期限、降低融资利率将是必然安排。

9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任务仍重,预计后续仍有前期结存1.5万亿元左右额度转增再融资债发行计划,逐步完成地方存量隐性债务的置换化解。在这一环境下,随着一揽子化债举措推进,隐性债务将显性化,也需要维持宽松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来降低债务成本,配合财政化解债务风险。

三、降准对银行业息差和市场影响几何?

降准对银行业息差改善影响

估算降准对银行业净息差的拉动效果,股份行净息差升幅约0.41bp,较国有行、城商行(0.37bp)相对较大。

针对国有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基于2022年末存款金额、生息资产规模、利息收入,结合本次降准幅度、存款准备金利率(1.62%),估算降准后各银行资金释放规模,以及年利息增加值(考虑生息资产收益率较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部分)。从平均数据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和城市行平均净息差增幅约为0.33bp、0.41bp和0.37bp。整体来看,受降准拉动,股份行净息差升幅较国有行、城商行相对较大。

降准对流动性及各市场影响

对资金面而言,在当前流动性边际收紧、资金利率上行的背景下,本次降准预计向银行业释放中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5600亿元,有助于填补当前资金供给缺口,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后续资金利率进一步上行可能性较低,存单利率向下空间打开。

对LPR而言,此次降准可能不足以带动LPR下行,短期继续引导LPR下降的空间也相对有限。一方面,此次降准给金融机构每年降低的资金成本约44-49亿元,有助于缓和银行息差压力,但可能不足以带动LPR下调。另一方面,考虑到年内已完成两次降准、两次降息,叠加存量利率下调,对企业端和居民端让利较充分,后续银行端继续推动LPR下行的动力也有限。此外,央行在本次降准信号释放中明确提出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结合此前1年期LPR报价下调幅度弱于MLF利率降幅,5年期LPR报价维持不变以配合随后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表明央行对引导LPR继续调降相对谨慎。在9月MLF利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期LPR下调概率较小。但对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差异化的定向降息,预计仍是后续政策发力方向。

对债市而言,降准有望缓解流动性偏紧现状,释放积极信号改善市场预期,债市利率短期内有望下行,其中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或较大。历史数据显示,降准信号的释放及落地,均伴随着国债利率不同程度下行。对比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在降准后的变化情况,在多数情况下,短端利率下行幅度较大、长端利率影响有限。2019年以来,降准后1个交易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降幅位于1bp-32bp区间,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幅位于0bp-7bp区间。本次降准的特殊性在于信号释放与落地仅距离1天,预计对债市的刺激作用相对集中,债市利率降幅或位于历史区间相对偏高位置。此外,降准也有助于宽信用进程,或对利率带来一定上行压力,预计长端整体偏震荡。

对汇市而言,降准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贬值压力预计有限。一方面,在当前人民币相对美元单边超调背景下,后续贬值空间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央行积极释放稳汇率信号,随着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降同步落地,或对冲降准对汇率带来的压力。

对股市而言,从短期来看,降准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大概率带动市场短期小幅上涨。2019年以来,在多数情况下,伴随全面降准落地,上证指数会迎来短期小幅上涨,次日涨跌幅位于-0.75%至1.15%区间。降准虽然对企业融资有所助益,但在基本面定价下,对股市长期刺激效果有限。

对房市而言,降准有助于为房贷市场带来增量可贷资金。结合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调、“认房不认贷”以及部分城市取消限购等政策落地,带动居民端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上升,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市场融资的助力。预计后续在“量”、“价”刺激政策协调作用下,房贷规模有望上升,地产市场或加快筑底企稳。

四、此次降准幅度仍较为克制,后续还有哪些政策空间?

此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延续去年以来的幅度,央行仍在保持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0.25个百分点也成为未来降准的新标尺。且最近几次降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5%的机构都不再纳入,某种程度上5%也可视为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底线。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利率约为7.4%,距离5%的隐性下限尚有一定空间,预计央行仍将根据经济修复和流动性情况进行适时降准操作,小步多次持续稳定市场预期。

在降准之外,考虑到近期政策层面对稳增长的诉求较高,对年内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还可多一分期待。

考虑到前期部分工具的投放使用情况,结构性、政策性金融工具也有进一步扩容的可能,以发挥“准财政”和精准滴灌作用,扩投资、促消费,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继续支持房地产市场调整优化,为稳定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领域提供更低成本的定向支持,推动贷款需求稳定恢复。

在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物价水平低迷的当下,货币政策总量的宽松在缓解居民还本付息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层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还有助于配合财政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此外,考虑到地产销售向投资端传导的时滞,年内至明年上半年仍需针对地产需求侧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放松。因而对于货币政策而言,不排除四季度仍有一次降息可能,以继续提振居民购房需求,激发投资和消费动能。

虽然降准有助于银行体系控制负债成本,但在0.25个百分点的幅度下,降准对银行体系负债成本改善程度整体偏小,难以对冲6月以来资产端一系列降息操作,包括LPR报价连续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等。甚至不排除降准后,市场对银行资产端让利产生更强诉求。鉴于四季度和明年初银行体系净息差收窄压力仍大,未来进一步强化负债成本管控仍有必要,后续仍可能通过继续下调存款利率或MPA考核上限等,强化资负两端的匹配。

本文源自:金融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聚焦新闻

今日热点

热点排行

经济快报

中国品牌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2018- www.hanxinne.to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