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日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2024年度中规智库学术报告发布会,聚焦成渝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城市繁荣活力等重点领域,发布七项年度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面向全球的国家区域开放格局,成渝、中部、东北地区发挥自身优势,以多元路径参与到全球化发展中。
王凯表示,都市圈、流域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大多数城市进入存量为主的发展阶段,更加关注城市品质提升和功能完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肖礼军发布了《2024成渝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年度观察报告》,报告发现,成渝都市圈同城化程度明显提升,圈内联系日益密切;成渝地区副中心城市建设起步,战略支撑作用有待发挥;毗邻地区协同共进,积极探索区域治理新模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公司西北分公司总经理陈卓发布《2024西北地区新格局高质量发展指数年度观察报告》。陈卓表示,从绩效评价结果来看,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对城市群外围城市的辐射带动有限,城市群内部省际协调不足,应当强化中心城市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城市群深度一体化发展;黄河上中游农牧交错带摆动区农业与生态矛盾冲突显著,应当协调生态重要及脆弱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内陆河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生态重要性与脆弱性均十分突出,应当持续加大治理投入;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绩效评价呈现出沿“一带一路”共建通道分布的格局特征,丝路沿线城市应加强旅游协作,协同共建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西北地区如何更好地推动城市互联互通与区域一体化发展?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侯全华对此提出三方面建议。第一,西北地区的互联互通和城市发展要更多的考虑生态资源的承载力。西北地区不仅要关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人文社会和经济的互联互通,更多的应关注资源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第二, 应避免因互联互通技术进步在西北地区带来贫富差距,或形成技术壁垒。第三,西北地区的发展要精准适配,要找到刚性约束条件,结构优化要找到关键变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张永波发布《2024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报告提出,城市的繁荣活力终究靠人,如何盘活既有空间资源、提升城市活力与品质,吸引人、留住人,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议题。强化就业优先、改善民生,城市才有长久的抵抗波动、适应变化的能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